高中時

高三學生都被放在同一棟

大家稱它新北樓的建築

晚上可以自由留校到十點

高三教室都在三樓以上

所以放學之後 二樓就都黑漆漆的一片

我常躲在那裡發呆 以前最喜歡發呆

 

這首歌就是寫在一個人躲在那裡的時候

本來是首慢歌

但隔天就徹底忘了該怎麼唱

後來跟著詞亂哼 就變成快歌了

不過也好

用快節奏來唱 嘲諷的意味卻更強烈

寫的是原先一切期望都在瞬間幻滅

一層一層的心情在最後已無可挽救

--

生日那一天發現一則不準確的寓言到了第二天就不知如何是好

如此一則尷尬的寓言每天徘徊在頭頂三尺把帽沿拉低察覺眾人眼光亦不知如何是好

報禁解除前夕我們將可以肆無忌憚地使用茶壺這個字眼了嗎

電影散場的出口兩個曾再不同房間嫖過同一個妓女的男子各自挽著他們的女人交換了

深沉的一瞥

--

轉載請註明 source:蘇打粉 @痞客邦

sodazine1:

後悔莫及

青峰高三的時候,在附中下了這首歌。有一次青峰和朋友吵架,覺得自己糟糕透了,就寫了這首歌笑自己後悔也來不及。悲傷的歌詞配上快樂的旋律,有點諷刺的意味。
每段歌詞都先提出疑問,存有一點點希望,可是後來馬上被自己推翻,四段副歌也是逐段感覺越來越強烈,從「無可預期」、「不能自己」、「已來不及」 一直到了最後都「遙不可及」了,表達一種後悔莫及的心情、反覆詢問、推翻、責怪自己。
這首歌是青峰和阿龔除了頻率、漂浮、That moment is over之外,隔了半年正式進入錄音的第一首歌,也是第一次跟秀秀合作。青峰很怕生,但熟起來很可怕,所以除了偉哲和錄音室之外,要和其他人錄音的確很緊張。不過秀秀很會拐騙哄,每次都昧著良心把青峰捧上天,所以錄音過程也從一開始的緊張變成越來越愉快。
這首歌也是蘇打綠早期的作品,馨儀在錄音時除了主歌接受秀秀建議,彈出特高音之外,其他部分仍保留以前編出來的心血,這也是馨儀比較滿意bass編曲的其中一首。而家凱則是一開始想彈些別的東西,但卻怎樣都顯得突兀。後來在秀秀的建議下,彈些簡單的刷扣,結果這首歌變得相當流暢。所以這首歌的精神就是平鋪直述,就像自己對自己講話,沒有太多拐彎抹角,也就像小威說的:「很喜歡這種簡單而平鋪直敘的歌,節奏輕快明確,不知為何,心情不好或是煩惱的時候聽起來特別舒服。」
所以阿龔說,後悔莫及排在第一首很有一目暸然蘇打綠的感受。另外他也用專業的角度評論,快活的歌通常都有往上大幅度音程的跳躍聲線,漂浮、飛魚都有明顯的嘗試。這首歌是很難拿捏的。
但是阿福卻下了這樣一個註解:「就如歌名一樣,又放在第一首,感覺假使沒有聽到這張專輯,或是我沒有加入蘇打綠、沒有學吉他,專輯只聽這首沒有全部聽完,吃香腸沒有配大蒜,就會後悔莫及。」看到這裡,如果你還不想打阿福,那你有問題。

轉載請註明 source:蘇打粉 @痞客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檁 的頭像

    蘇打粉

    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